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蓬勃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进步和产业链的快速成熟,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
业内人士指出,人形机器人已开始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工业生产线,预计明年将显现效益。未来五年,人形机器人或将拓展至家庭服务等领域。
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企业竞相研发,预计今年国内头部企业将开启小批量交付。万亿级产业新赛道呼之欲出。
从科幻走入现实
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电影走进现实。记者走访乐聚机器人研发实验室,目睹了研发人员训练人形机器人“夸父”。夸父能自如地横向和纵向移动,步伐矫健。
据悉,目前研发人员每天对夸父进行数小时测试,以提升其性能。
2023年12月底,乐聚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夸父,这是国内首款可跳跃、可适应多地形行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乐聚董事长冷晓琨表示,公司已与汽车行业客户洽谈,夸父将进入工业场景。
近日,逐际动力发布了人形机器人最新进展视频,展示了人形机器人CL-1一步一阶上楼梯以及利用全身运动控制往返跑步。
今年5月,阿里巴巴成为逐际动力第二大股东,这是阿里首次投资人形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负责人表示,双方将共同推动通用人形机器人发展,开拓可商业化落地的应用场景。
工业应用落地
今年2月,优必选发布了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进入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总装车间“实训”的视频。Walker S实现了人形机器人与人类协作完成汽车装配及质量检查作业。
在蔚来汽车生产线,Walker S的出色表现震惊了众人。视频发布后,迅速走红网络。
Walker S身高1.7米,外观比例更接近人类,可替换末端执行器。进入蔚来工厂后,Walker S又有了新动态。5月31日,东风柳汽与优必选签订了人形机器人应用战略合作协议。Walker S将进入东风柳汽生产线,开展安全带检测、车门锁检测等工作。
今年以来,优必选聚焦汽车、3C等制造业领域,提升人形机器人操作能力,在典型制造场景深度应用。优必选董事会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周剑表示,人形机器人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更灵活、更智能,可以替代制造环节更多繁重、枯燥的工作。
华福证券认为,汽车企业一直走在自动化技术前沿,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不例外。目前,国内外多家车企已宣布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
有的企业自主研发,如特斯拉、本田、小鹏;有的投资初创企业,如比亚迪投资智元机器人;还有的与人形机器人厂商合作,在工厂进行测试,如蔚来、宝马、奔驰等。
小米机器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内,小米机器人将聚焦于智能制造领域的特定应用场景。未来,小米将推动类人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向更多场景拓展,超越 3C 和汽车制造领域。
今年 4 月,奇瑞汽车发布了人形机器人 Mornine,由奇瑞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业内专家认为,类人机器人的应用一直面临挑战。汽车制造商开发类人机器人主要是希望将其应用于汽车生产线的柔性作业,但奇瑞认为,当前阶段,类人机器人更多地用于展示。
冷晓琨表示,类人机器人正处于工业场景中的“实习”阶段,各家厂商都在争夺行业标杆地位,即率先实现应用场景的落地。他预计,明年类人机器人将在工业场景中发挥实际效益。
业内人士预期,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可能公布类人机器人产品的进展。在 2024 年特斯拉股东大会的宣传视频中,多次展示了其人形机器人 Optimus 的画面。Optimus 已可熟练地执行电池流水线的搬运分拣任务。
2022 年 10 月,特斯拉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 Optimus,其 CEO 马斯克表示,该机器人功能强大,计划量产,预计售价低于 2 万美元。2024 年 4 月,马斯克透露,Optimus 已可在实验室完成工厂任务,预计今年年底可执行实际工厂任务,最快将于 2025 年底前发售。
目前,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已发布的产品包括:特斯拉 Optimus、波士顿动力 Atlas、优必选 Walker S、小米 CyberOne、乐聚夸父、小鹏 PX5、逐际动力 CL-1、智元远征 A1 等。浙商证券认为,在龙头厂商的加持下,人工智能、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将获得助力,预计 2024 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小批量量产元年,产业化落地速度或超预期。
乐聚已开始出货人形机器人。优必选计划于 2024 年底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小规模交付。2024 年 4 月,优必选表示,希望通过在工厂端广泛测试人形机器人,为 2025 年或 2026 年人形机器人全面投入工厂应用做准备。中信建投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吸引了重量级企业加入,特斯拉作为“鲶鱼”推动了产品迭代和商业化落地。
国投证券表示,2024 年以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显著促进机器人产业升级,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产业落地年。随着海内外企业机器人产品不断迭代,人形机器人有望加速进入量产阶段。
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风口已经到来!”目前,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OpenAI、本田等国际巨头纷纷关注机器人行业。近两年,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已从个位数增长至 100 余家。
苹果方面,有媒体报道,继放弃电动汽车计划后,苹果正在探索家用机器人技术,这可能是苹果的下一个重大项目。
随着优必选、乐聚、宇树科技、傅利叶、智元机器人等初创企业的入局,以及小米、科大讯飞、小鹏等企业的加入,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对人形机器人项目的投资,意图抓住万亿级别风口行业的发展机遇。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表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颠覆性产品,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并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企业正在加速竞争,今年国内头部企业已开启小批量交付,万亿级产业新赛道正在展开。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涵盖工业、商业、民用、特种甚至外太空领域,可有效补充工业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设备。未来全球人形机器人规模可达数万亿元,与3C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相当。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放量,人形机器人价格也将逐渐下降。
中航证券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明确,正处于从无到有的突破阶段。2024年将成为大规模量产的关键年份。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量将达到约200万台,对应市场空间约5700亿元。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
卢瀚宸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将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得到进一步提速。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和网友发布,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者并注明出处:https://jmbhsh.com/xingyeremen/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