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头条 > 行业热门

石门村:生态名片下的江西活力

6251

盛夏时节,石门村古木葱郁,花草繁茂,如同一弯清渠环绕村落,在村中心广场上,两只冠蓝喉黄的鸟儿雕塑依偎而立。

坐落在江西婺源县秋口镇的石门村,以其秀美风光而闻名。真正夺人眼球的并非村庄本身,而是栖息于此的珍稀候鸟——蓝冠噪鹛。

蓝冠噪鹛享有“鸟中大熊猫”的美誉,每年四至七月,它们如约而至,在古树繁荫中筑巢繁育。这是石门护鸟志愿队最忙碌的时段。

每天清晨,护鸟志愿队队长俞旺金都会带领队员巡视河道两岸,向游客宣讲鸟类保护知识,告诫大家不要进入核心栖息地,以免干扰鸟儿繁殖。

俞旺金手指的方向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两只色彩斑斓的鸟儿栖息在枝头,蓝冠、黄喉、黑脸、褐腰,清脆灵动的叫声令人心旷神怡。

作为世界上最濒危的雀形目鸟类之一,蓝冠噪鹛全球种群仅有250余只,已知分布的主要集中在婺源及其周边地区。

究竟为何蓝冠噪鹛对婺源情有独钟?答案就在村庄后方水口林中。

俞旺金对蓝冠噪鹛的习性了如指掌,他娓娓道来:“它们爱干净,每天要在清澈的溪水中洗浴两次,对生存环境要求也极高,通常在婺源独有的水口林中栖息。”

水口林不只是一片树林,更是一个生态宝库。每一棵树木、每一片树叶似乎都在诉说着古老的传奇,述说着人与自然的依存与共荣。

通过全面禁伐天然常绿阔叶林,当地打造了193个自然保护小区,为蓝冠噪鹛筑巢觅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为了守护好蓝冠噪鹛这一石门村的生态名片,护鸟志愿队从最初的两人壮大到现在的八人。村内许多壁画、装饰都以蓝冠噪鹛为主题,还建成了鸟类博物馆,传播护鸟知识和政策。在志愿队的带领下,村民们都成了蓝冠噪鹛的守护使者。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吸引了稀有鸟类,也为石门村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返乡创业者们开办农家乐、摆起小吃摊,让游客品味婺源风土人情。

走进村庄广场,晒架上摆满了红豆、玉米、辣椒等农作物,这是婺源特有的“晒秋”农俗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随着暑假的到来,民宿生意愈发红火,村民程超辞去外地工作,成为当地一家民宿的店长。寥寥512人的石门村,去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0多元增长到2.65万余元。

走进石门村,一个硕大无比的“笑脸墙”赫然出现在广场旁,一张张笑脸挨个儿贴在一起。“这些笑脸照都是摄影师家家户户走访抓拍的,84张笑脸定格了我们石门人发自心底的快乐和幸福!”俞旺金自豪欣喜地介绍着。

像石门村一样,江西不少乡镇村庄依托自然生态和珍稀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走出了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在靖安县雷公尖乡长坪村,江西大鲵文创体验中心成为热门打卡地。清澈的水池里,几条半米长的大鲵静静地躺在小石子上,时而缓缓游动,时而闭目养神。靖安县发现纯种野生江西大鲵种群后,把大鲵产业纳入旅游规划,保护大鲵与发展乡村旅游相得益彰。

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候鸟小镇,每年吸引数十万只候鸟前来觅食过冬。摄影爱好者、观鸟爱好者、国内外鸟类专家云集于此,一睹自然风采。永修县以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观鸟胜地”为目标,推进中国候鸟小镇建设,探索以“候鸟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路。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和网友发布,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者并注明出处:https://jmbhsh.com/xingyeremen/6829.html

联系我们

QQ号:***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