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传统对联文化简介 对联文化常识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这片文化海洋中,对联文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体现了从古到今人们对于文化的摸索与研究,同时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传统对联文化简介是怎样的?对联文化常识去哪看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传统对联文化简介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特别是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增加了夺目的一笔。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以文字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制品种类繁多,包括纸裱、镜框、木刻、石刻、竹刻等。在对联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著述,各类对联典籍数以万计。

  对联应用广泛,除名胜宫殿、亭台楼阁、厅堂书屋悬挂外,还广泛应用于节庆、题赠、祝贺、哀挽、陵墓等场合。依据功用之不同,它可分为春联、寿联、风景名胜联、自题联及各种技巧联等。

  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其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相等,断句一致。相合,音调和谐。相对,位置相同。相关,上下衔接。

  此外,张挂对联时,传统做法是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联文化常识

  对联的由来:

  相传桃木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周朝时期,人们便把写有"神荼"、"郁垒"名字的桃符悬挂在门上,以去除厉鬼。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后蜀主孟旭也亲自写下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句子。明代时期,民间对对子的习俗开始流行,对联的名字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到了今天,在春节这天贴春联也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对联的分类: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和网友发布,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者并注明出处:https://jmbhsh.com/xinwenzixun/3209.html

联系我们

QQ号:***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