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古稀侨胞“寻根”浙江乡村:是归人,不是过客

  绍兴11月29日电(项菁)“你好了,千万不要忘记你的祖宗。”

  近日,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下灶村的“巷深竹缘”农庄,72岁的新西兰侨胞徐百明受访时坦露,十多年前一次旅行中,他偶然看到一本书上写的这句话,感触颇深,并决定回老家看看。

  徐百明曾在上海经营多家酒店,后旅居新西兰,如今是新西兰绍兴同乡会副会长。经过“寻根”,徐百明回到祖籍地下灶村,将200余亩荒地打造成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浙江省级“乡村侨舍”,建设自己的“收官”事业,也带动乡村振兴。

徐百明行走在农庄。项菁 摄

  数次回乡,寻找根之所在

  徐百明虽在上海出生,但在他的心中,绍兴才是根之所在。

  “祖母生前对家乡十分牵挂,这对我的影响很大。”后来因为祖母去世,1974年徐百明第一次回到下灶村。

  时间久远,徐百明只记得,当时走了一段非常狭小的山路。“盖好祖母的坟头,我们就走了。祖母成长在绍兴,24岁去了上海,82岁回了绍兴,最终落叶归根。”徐百明娓娓道来。

  后来,徐百明从日本留学归来,又在上海兴办实业。因为被书中的一句话“你好了,千万不要忘记你的祖宗”所触动,1998年,年近半百的他再次踏上寻根之路,希望回乡修缮祖坟。

  “当时我独自跑到村里,只记得有一位拄着拐杖的好心大伯,带我去附近山上找坟头,他就指着这座山说——‘就是这里’。当时整座山野草丛生,找不到目的地。”徐百明说。

  正是这一次回乡,让徐百明感受到故乡的魅力。

  “在绍兴走走看看,坐乌篷船、逛老街,很开心。因为我是绍兴人,上海户口本上的籍贯写的也是绍兴。”徐百明说,“从那以后,我每年都会回来一趟,对着大山磕两个头。”

  直到2005年,因为农业项目开发,山上的荒草得到处理,他见到了祖坟,了却了一桩心事。

  改建农庄,带动乡村蝶变

  每年清明节,徐百明都会回来祭祖。由于酒店管理经验丰富,看到家乡的绿水青山资源,他萌生了回乡投资的想法。

  徐百明回忆道,2011年4月5日,他回乡时发现村里有一家农庄歇业倒闭,于是他拿出300万元,将农庄接盘过来。

  彼时,徐百明在农庄里设宴,请乡亲们免费吃饭三天,“第一天8桌,第二天20多桌,第三天30桌。看到乡亲们吃得开心,我内心也高兴,心想一定要把乡村建得漂亮一些。”

  随即,徐百明开启农庄改建工程。改造污水管道、安装消防水泵、优化自然环境、投入餐饮设备、引进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同年8月,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巷深竹缘”农庄试水营业,还聘用十多名本地村民作为长期员工。

  下灶村地处绵延的会稽山麓,由于偏居一隅,酒香也苦于巷子深。随着农庄名气越来越大,上海、杭州等长三角一带游客纷纷赶来度假。为了让游客更有去处,徐百明还自筹资金300多万元修建乡村游步道,在道路两旁种罗汉松。

  除了修缮农庄、发展旅游,徐百明还收购土特产,千方百计帮助村民增收。

  “鸡、鸭、鸡蛋、蔬菜、梅干菜、番薯片,这些农副产品村民都会拿过来卖。只要是村民拿来的,我们绝不还价。”徐百明表示,一年能带动特产销售超100万元。

  是归人,不是过客

  行进在农庄,竹林掩映、曲径通幽、满眼青翠,除了餐饮住宿,今年还新增了“围炉煮茶”“帐篷露营”等年轻人喜欢的旅游项目。

  徐百明谈及,自己作为这里的“主人”,他希望海内外游客能在这里找到放松的、快乐的感觉。

  就如农庄简介牌上写着的一句话——是归人,不是过客。

  如今,下灶村200余亩荒地已蜕变为综合性旅游胜地,这里还设置了侨胞接待服务等等涉侨服务区域,荣获浙江省侨联系统五星级“侨胞之家”称号,让当地侨界人士也有“家的感觉”。

  这些年,徐百明和妻子也从新西兰返乡,将大多数时间放在村里,自己的女儿和三个外孙定居在新西兰。

  “15岁的外孙经常讲‘外公在绍兴农庄蛮好的’,他们都很喜欢在这里玩,这就够了。”徐百明说,“等他们再长大一些,我会告诉他们‘人不能忘根’。”(完)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和网友发布,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者并注明出处:https://jmbhsh.com/xinwenzixun/40627.html

联系我们

QQ号:***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